A Voice Onstage, A Message Offstage.
HN4A2885.JPG

關於我們

MUSIC LAB

HN4A2885.JPG
 

願景及使命

成立於2013年,Music Lab是一個非牟利團體,以推廣古典音樂為目標。作為一個音樂的平台,Music Lab連繫不同背景的本地音樂家,作為協作的平台,為本地的音樂會提供演出機會,匯聚才幹,並以創新及多元的方式呈現高質素的音樂會,支持本地音樂生態的長遠發展。

Music Lab注重音樂與社會的扣連。在舞台上,Music Lab旨在給予發人深省的音樂會體驗;舞台以外,Music Lab發掘與探究社會議題及文化意涵,並透過創新的音樂製作將價值傳遞予觀眾、社會及普羅大眾。

 
 

董事會成員及管理架構

Music Lab已註冊為非牟利有限公司,由以義務身份組成的董事會監管,成員有來自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包括藝術文化、社會創新、教育及商業等多個界別。

董事會


主席

黃英琦 女士

 


成員

  1. 林一峰 先生

  2. 羅乃新 女士

  3. 崔德煒 先生

  4. 茹國烈 先生


藝術總監


DSC0034.png

黃家正

家正音樂上的才華讓他兒時經在國際的舞台上贏盡掌聲,在歐洲、英國、東南亞、中國及美國演出。師從羅乃新老師七年,當中亦師亦友的關係對家正在日後音樂上的發展有莫大的影響。他亦曾跟隨楊寶智、馬忠為及何紅英學習小提琴。

家正活躍於各類型的音樂比賽,並憑其穩如磐石的琴技在不同的項目中屢獲殊榮。曾在13-15歲時休學鋼琴兩年,並在期間到訪柯蒂斯音樂學院應考小提琴。家正最後決意歸於鋼琴,並師從郭嘉特習琴。其後,家正於各大型的音樂節中亮相,包括韋比爾音樂學院音樂節及德州鋼琴音樂節,並接受梅納海姆.普萊斯勒、尤希維德.卡普琳斯基、克勞德.法蘭克、約翰.奧康納、嘉博.塔卡斯-納吉及埃米爾.拿奧莫夫的指導。

「或許是我遇到過最有才華的音樂家。」— 克勞德.法蘭克

受到成為音樂家的感召,以及來自克勞德.法蘭克的鼓勵,家正決定負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雅各斯音學院學習,師從埃米爾.拿奧莫夫。短短兩個月內,他就贏得了一項鋼琴協奏曲比賽,並與尤里爾.塞加爾大師合作,演出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K.467。從此,人們認識到家正的合奏才華,並爭相邀請其合作演奏室樂和合唱伴奏。

首學年完結後,家正決定休學一年,並參與社會活動。他與「信望愛慈善基金」合作無間,在社區主持了數個關於人道與環境的工作坊。這些非音樂的計劃與嘗試,讓家正明白到藝術家不應只屬於舞台。即便是藝術家,也有社會責任利用自己的聲音來影響社會。2009年他參與的創意跨界「吳懷世&黃家正—音樂就係咁」古典音樂會,因著其原創性與突破而獲得好評。

「一位特別的鋼琴家。」— 瑪塔.阿嘉莉殊

家正年輕的熱情、追求與理想,於2009被紀錄片《音樂人生》拍攝下來。這齣紀錄片廣受好評,且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剪輯、最佳紀錄片及最佳音效獎。當《音樂人生》在東南亞廣泛流傳時,家正體會到名氣與榮譽應只是追求藝術的過程,而不是目標。技藝才是藝術家的靈魂。忽然被大眾包圍,家正卻沒有被迷惑。往後三年,他專注跟從拿奧莫夫教授深造琴藝,使他的音樂理解與個性都越趨成熟。


PIC0070_n.png

何卓彥

何卓彥乃近年半音階口琴界及唱作音樂界的新星。其精湛琴技獲得高度讚賞,自 2006年起已累積了共十七項國際口琴賽事的冠軍寶座,包括 2013 年在德國世界口琴節中奪得, 半音階獨奏指定曲目組別的「世界冠軍」。何卓彥六歲起曾跟隨李尚澄先生、日本大師和谷泰扶先生、挪威大師Sigmund Groven、及意大利大師Willi Burger習琴,以古典音樂為基楚。

另外,他近年更有幸躋身於國際賽事的評審團,成為最年輕的國際評委。何卓彥演奏的靈活性極高,活躍於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流行音樂等界別,踏上香港最大型音樂節 — 香港藝術節 2010 及 Clockenflap 2015 的主舞台演出。早在十六歲,卓彥便經常遠赴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多國演出,其精湛琴技均大受好評。他現亦為Honher Music 的國際代言人之一。


ffff138888.png

張貝芝

張貝芝從小接受古典音樂訓練,16歲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鋼琴文憑以及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的大提琴文憑。學業以外,她同時於香港演藝學院修讀鋼琴演奏和電子作曲,及後更獲邀與鋼琴大師郎朗於香港時代廣場舉行的大師班同場演出。 就讀於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六年間,她成為全校第一位考獲青年音樂獎學金的學生。2008年暑假,她於波士頓栢克理音樂學院參加一個為期五週的音樂課程,更考獲全額獎學金供來年修讀同一課程。翌年暑假,她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校進修鋼琴演奏更得到校友成就獎。

她憑過人的音樂天賦,考獲栢克理音樂學院入學獎學金,主修電影配樂及流行音樂創作和製作,於2014年以一級榮譽成績畢業。在音樂學院短短三年,她獲頒多項獎學金,包括「羅伯特·分享獎」,「伯克利音樂製作獎」及「栢克理學院鋼琴系獎學金」等。 張貝芝的創作天分早於童年時期展現,她於六歲創作了第一首作品,從而展開作曲的旅程。中學畢業那年,她寫了一首長達10分鐘的交響詩,由學校管弦樂團於畢業音樂會演出。多年來,她曾於香港、印尼、台灣、新加坡、泰國等地公開演奏個人作品。後來,她與兩位栢克理音樂學院的教授合作創作電影音樂,更從中受到啓發,決心從事電視與電影音樂的創作。